资讯频道

首页>咨询频道> 报告与案例 >《中华职业教育发展评价报告(2022)》特点及主要观点盘点

《中华职业教育发展评价报告(2022)》特点及主要观点盘点

  发布时间: 2022-09-19      浏览量:1273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决策部署,助推职业教育事业改革,促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构建多元化的职业教育评价体系,中华职业教育社自2021年开始,组织力量探索开展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编撰出版了《中华职业教育发展报告(2021)》。
《报告》共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机遇与挑战”,主要从职业教育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的角度进行述评分析;第二部分为“现状与评价”,主要从区域、院校、服务、环境四个维度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现状进行评价;第三部分为“分析与建议”,主要对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建议。
整体上看,本《报告》具有如下三个方面特点:一是充分体现第三方评价特色。职教社作为我国成立时间最早的职业教育专门机构,是党领导的群团组织之一,开展职业教育第三方评价既有良好基础和独特优势,也是职教社自身履职尽责、落实有关领导同志重要批示精神的应有作为。二是提出职业教育发展指数模型。为了客观呈现各地职业教育发展差异,本《报告》设计并计算出各省市(区)职业教育综合发展指数。2021年数据分析显示,不同区域内各省市(区)职业教育发展各具特色,整体呈现出东、中(含东北)、西部地区依次递减的态势。三是实现全口径职业教育评价。《报告》把职业教育作为一个整体,面向学历职业教育(包括中专、大专、本科三个学历层次)和非学历职业教育(含职业培训),对全国职业院校(含技工学校)发展及相关政策落实情况进行了整体性评价,实现了全口径评价,具有鲜明的“大职业教育主义”特色。
《报告》聚焦“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主线,提出了以下主要观点:
观点1: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并非仅仅体现在学历高或层次高、项目多和获奖多,而应主要体现在面向合适的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上。
由于职业教育服务行业和地方发展的类型特征,既要有适应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的高水平服务,也要有面向农村,扶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远地区、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服务。各级各类职业教育都可以办出高质量,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大有可为。对职业院校而言,能够根据地方发展需要培育出当地用得上、留得住、发展好的技术技能人才,实现充分就业,也是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对各个处于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地方而言,建设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培养适合当地需要人才的职业教育,都是高质量的职业教育。
观点2:职业教育就业导向功能弱化,并带来三大不利影响。
有关报告显示,近年来全国职业学校追求升学已成气候。全国中职毕业生抽样调查显示,在近1.7万份样本中,约65%升入高等院校继续学业。高等职业院校升学率在20%~30%之间,并有逐年上升趋势。可见,全国范围内职业教育就业功能普遍弱化。升学趋势明显将带来三大不利影响:一是不利于缓解全国性“技工荒”问题,导致中国制造质量难以提升;二是不利于企业获得技术技能人才红利,导致企业对校企合作失去信心;三是不利于职业教育自身发展,导致职业教育普教化、应试化,丧失类型特色。由于不完善的职教高考制度及“升学导向”的中职教育、高职教育,必定会弱化其专业技能教学,使整个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持续下滑。
观点3:职业教育面临类型特色不够的挑战。
职业教育是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但不是另类教育。既不能因为职业教育是类型教育,就关起门来使其成为“孤岛教育”;也不能因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将其办成普通教育的“影子教育”。职业教育要强化类型特征,必须深深扎根社会,深入探索,按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规律进行办学实践,调整相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办出特色,办出成效,形成不可替代的比较优势。
观点4:加强政策供给,补强职业教育“短板”。
教育行政部门的眼中要有每一所职业院校,不能只关注头部高职或发达省市,忽视整体和一般职业学校的发展。要着力提高职业教育整体质量,注重政策供给的公平性和普惠性,“雪中送炭”,克服马太效应。既要关注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创新“高地”的政策创新与突破,更应帮助职业教育“洼地”解决政策、资源供给问题;重视“面向人人”的职业教育功能,既要向“双高”校和高水平专业倾斜政策和资源,也要有帮助薄弱学校、薄弱专业尽快解决问题的紧迫感、责任感。
学校和老师眼里要有每一个学生,不能只关注少数优秀学生或某些特殊学生。既要向技能大赛选手集聚教学资源,更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教学资源公平的获得性;既要关注校内课堂的质量监控,更要关注“实习”等薄弱环节的质量监控。
发挥政策正向激励作用,避免政策偏差的“逆向选择”。支持坚持就业导向、人才培养质量高的优质专科高职学校独立升格为职业本科学校。支持优质专科高职学校中产教深度融合、办学特色鲜明、培养质量较高的专业实施职业本科教育,避免因政策偏差而影响职业本科教育的公信力。
观点5:职业教育要毫不动摇坚持就业导向,实现高质量就业。
坚持就业导向,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利国、利民、利校。可以预见,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技能型社会面临的主要矛盾将由提高人口受教育年限转向提高劳动者职业能力,全面提高劳动生产率。需要分别统计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升学率。职业院校每年升学率低于5%的时候,升学人数对专业教学模式影响不大,当升学比例超过20%的时候,升学人数将会对专业教学产生较大影响,分别统计就业率和升学率有利于预警职业院校重视教学模式变革,有利于提高毕业生直接就业的质量。
坚持就业导向是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的根本要求。一个人的成长、成功,不单单是通过学历学位来实现,还要通过职业来实现。职业教育学生升入高一级普通高校,虽然延缓了短期的就业压力,但是从不断出现的“最难高校就业季”来看,并不一定能提高就业质量,对个人而言,就业压力只是延迟了,并没有消失。
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是职业院校的品牌和核心竞争力。职业院校要坚持就业导向不动摇,即使升学也要坚持以面向职业教育体系内的高一层级为主,以就业为导向开展升学教学,最终使职业教育不同层级的学生都能够获得高质量就业。
观点6:教师队伍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具有关键作用。
不断优化教学创新团队结构。为了适应数字化时代高技能人才培养需求,要创造条件,组建由教学专家、企业专家、信息技术专家组成的“三栖”教学团队。教学创新团队除了学校的教学骨干教师外,还要邀请企业优秀的骨干工程师和技能师参与其中,他们长期在企业生产一线,最清楚企业需要何种技能人才,他们的加入会使学生培养更加精准。同时要邀请人工智能、大数据、多媒体等方面的信息技术专家加入教学创新团队。
观点7:形成良好的内外环境是职业教育健康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条件。
根据社会发展理论,一个国家和社会并非大学生越多越好,也不是拥有高学历的人越多越好。德国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国际部主任米歇尔•沃切特(MichelWocht)认为:对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而言,大学生并非越多越好,很多职业根本不需要那么高的学历。大学生占比与教育发展质量以及整个社会的发达程度之间并无正相关性。建议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发挥职业教育“就业稳定器”优势,缓解日益严重的就业压力,需要我们重新审视我国高等教育扩招政策,做强做优职业教育,促进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协调发展。
观点8:强化职教科研,改善教育教学的治理环境。
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调研中教师们反映,当前各种新概念、新说法满天飞,校长自身业务十分繁杂,整天忙于争取项目、资源、荣誉,同时还要承受和处理各种外部压力;教师面对需要付出更多精力的学生群体,却经常被各种教学以外的要求弄得无所适从、精疲力尽,很难把各种改革落实到课堂上,所以出现外面锣鼓喧天,课堂波澜不惊的情况。建议大力加强职教科研工作,发挥职教科研在标准制定、路径设计、三教改革等方面的引领指导作用,为广大职业院校教师松绑解压,把时间还给教师,使其能够专注教学,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
观点9:加大宣传力度,把正信息社会的舆论环境。
近几年来,职业教育的社会关注度有所提升。但是整体上看,职业教育的社会舆论环境仍然不够友好。表现有三:一是社会公众对职业教育了解不全面;二是一些社会人士对职业教育解读比较片面。三是职业教育舆论存在被“污名化”现象。职业教育是一种与经济社会密切相关的教育类型,关涉千家万户、就业民生、社会稳定,需要集合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关注、支持、建设。只有营造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才会有良好的社会效果。建议加强职业教育正面宣传和正面引导,倡导技能文化,强化主流媒体和中小学教材宣传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和优秀技术技能人才案例的功能。同时,加强负面舆情管控,防止破窗效应发生,构建良好的职业教育舆论环境。
观点10:建设技能型社会,要加快完善国家资格框架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我国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框架体系,有必要尽快建立我国国家资格框架制度。健全国家资格框架制度,有利于职业教育的学生和普通教育的学生学习成果等级互换,进而在特定领域两个教育序列的学生都享有同等权利,有利于沟通衔接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有利于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有利于推动技能型社会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建议加快政策落地,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快构建国家资格框架,建立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通劳动制度与教育制度、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之间的壁垒,推动职业资格证书与学历证书等值等效,真正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来源:中华职业教育社

上一篇:马树超:对接国家发展战略 突出类型教育特点建设新形态职业教育教材

下一篇:70%的背后:职业教育助中国产业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