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首页>咨询频道> 新闻聚焦 >如何消除“普职分流”之痛

如何消除“普职分流”之痛

  发布时间: 2023-03-08      浏览量:888
      审视人们对中考“普职分流”的热议及对“普职分流”的焦虑,不难发现,利于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舆论氛围还需要进一步营造,“技能中国”建设依然任重道远。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引导,尽快消除“普职分流”之痛?
      一是以职业知识教育消弭学生职业选择的心理焦虑。未知世界的不确定性常常会引发焦虑。正如第一次离家远行一样,初中后的首次“普职分流”,同样会给学生及家长带来不适。对于中国学生而言,这种不适尤为强烈。究其原因,就是中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缺少系统的生涯与职业相关内容的学习。虽然也有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为核心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包括考察探究、社会服务、科学设计、职业体验等诸多内容,但事实上的课程实施很难到位。不仅是初中生,即使高中毕业生亦是如此。由此可见,必须将职业生涯教育贯穿于学生学习生涯的各个阶段,形成以生涯与技术教育为主线贯穿其中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以便让学生获得支撑其职业选择的相关知识。
      二是以职业体验培养职业兴趣,提升学生职业选择的意愿。通过身临其境、互动参与的形式让学生获得职业兴趣,已是世界各国关于生涯与职业技术教育的共识。职业性向理论更是强调,凡是具有兴趣的职业都可以提高人们的积极性,促使人们积极、愉快地从事该职业。目前的基础教育升学功能得以强化而对职业技术教育重视不够,甚至被学生及家长狭隘地理解为“读书上大学,找个好工作”。仅从教育选择性功能而不从职业原点出发的生涯与职业技术教育是不科学的。
      美国将每年的4月22日、加拿大将每年的11月7日定为“带孩子上班日”,瑞士将每年11月的第二个星期四定为“国家未来日”,鼓励成年人携带子女到工作场所体验职场生活。这不仅仅是孩子了解父母工作的窗口,也是孩子打开未来职场之门的契机。我国将每年8月的第二个星期五定为“带孩子上班日”,但由于许多家庭缺乏对此项工作意义的认同,用人单位和学校又没有形成配套的支持系统,此项工作形同虚设。
      三是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学生获得职业选择的快乐。作为全球较早实施职业指导的国家之一,瑞士的做法值得借鉴。每年8月秋季学期开始,教师会在职业指导中心为本校所有八年级学生统一注册。学期初,以班为单位召开职业研讨会,给八年级学生介绍瑞士的职业教育体系和选择过程,指导他们有意识地作出职业选择并据此选择下一学年的“分流课程”。九年级时,行业协会和企业通过职业指导中心或网站、报纸向学生发布免费的单日实习信息。学生与发布方联系后就可前往真实的工作环境进行1—2小时的体验活动,判断这份工作是否符合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水平,企业会在考察结束后给予口头反馈。学生还可以书面申请为期2—5天的试用学徒项目,深入体验工作内容、技能要求和工作环境。实习单位也会对实习情况出具详细的书面反馈。由此可见,我国各阶段的教育都要进一步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主动性,并根据学生职业成长的规律切实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职业指导活动,让学生真正理解学校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获得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质,还要以专业—职业为纽带实现与社会的融合,以职业活动实现人生价值与社会价值。
      四是以普职融通、中高衔接机制的构建帮助学生获得教育类型选择的自由。首先要强化“普职融通”,尤其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融通设计。以“课程融通”为载体为初中后“普职分流”奠定基础。没有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融通”教育设计,“普职分流”就会由“分流”异化为“分层”。其次要加大初中后“普职分流”之后的融通,包括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的融通、高等教育阶段应用型与学术型的融通以及研究生阶段学硕与专硕的融通等。这种融通是不同教育类型之间以“机制融通”为载体的跨界融通。再次要构建“中高衔接”的教育上升通道。中等职业教育曾经是所谓的“断头教育”,不过职教“对口高考”的制度探索一直在推进。
      我们必须采用系统思维和系统方法去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去审视多样化的职业世界和多元化的人才类型。不能因为学生及家长对“普职分流”的错误认知引发的抵触情绪就要取消“普职分流”,也不能因为学生及家长不愿意报考职业院校,就掩耳盗铃式地去掉校名中的“职业”二字,更不能将取消“普职分流”试点“综合高中”、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理解为普及普通高中教育,甚至提出要取消中考来缓解升学压力等。

      当前,职业教育成为人们自愿甚至乐于选择的教育类型还有漫长的路要走,既不能不顾现实窘境而给予当下职业教育过多的溢美之词,也不能因为社会公众带有情绪性的个人表达而放弃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引导。


(作者单位系江苏省海安市教育体育局)


来源:中国教师报

上一篇:完整版!一图速览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

下一篇:职业教育发展新方向——科教融汇,如何“融”、怎样“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