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首页>咨询频道> 新闻聚焦 >迎接新职业,产教融合还须解答岗位与人才匹配老命题

迎接新职业,产教融合还须解答岗位与人才匹配老命题

  发布时间: 2023-06-13      浏览量:945

科技飞速发展,人工智能浪潮下企业迎来转型关键期,诸如自动驾驶、智能家居、虚拟现实等领域迅速崛起。新行业、新机遇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同时也为广大学生提供了更多就业选择的机会。与此同时,我国当前面临严重的就业结构性矛盾不可忽视。大量毕业生就业难,新型产业、高端制造业存在大量用工缺口......平衡职业供求端矛盾,成为解决我国就业与企业发展问题的关键之钥。


面对新行业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大学生需要具备何种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又如何提高就业市场核心竞争力?这不仅是大学生需要关心的问题,也是学校、教培企业需要回答的试题。职业教育培训如何搭建产教融合平台,帮助学生跨越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企业管理间的「鸿沟」?现代教育培训体系中是否存在欠缺,最大痛点是什么?如何推动各省人才流动,满足企业发展的高质量人才需求?


5 月 8 日,中软国际教育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高岩、睿泰科技 CEO 刘成、多鲸资本创始合伙人姚玉飞齐聚云端,在八点一刻的支持下,共论新职业、新行业与大学生就业。


01

后疫情时代

用工荒和就业难问题依然长期存在


在就业领域,用工荒和就业难是一个长期困扰各方的结构性问题。然而,疫情期间的经济下行和应届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增加,使得这个问题变得更加突出。


一方面,整体需求减少是主要原因之一。尽管国家最近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但从投资的角度来看,教育行业的融资仍处于历史低谷。教育的财政经费收紧,一些地方和学校的预算被无理地削减。大的经济环境下行导致产业对新行业和新项目的投资减少;一些企业还未能完全摆脱经营困境;ChatGPT 等计算机和技术手段替代了一些重复性工作需求。所有这些因素的叠加导致用工需求持续下降。高岩指出,「即使中软国际的业务有所增长,但由于受到大型公司裁员的影响,对人员的需求也有所下降。」


另一方面,供需资源不匹配是核心原因。人才培养机构代表了供给侧,而企业则代表了需求侧。需求侧对人才的评价标准是否影响了供给侧,以及影响的程度,是一个关键问题。院校通常通过考试分数和证书来评价学生,其课程标准主要围绕知识、技能和素养展开。而企业往往通过绩效和过程数据来评价员工,其岗位胜任力模型可以将知识、技能与行为标准相结合,要求员工在行为过程中体现素养,形成了行为体系和技能体系的闭环,也涉及 KPI(关键绩效指标)的层面。这种院校和企业对人才培养评价体系的差异导致了供需资源的不匹配。


经济下行、投资减少、技术替代以及供需资源评价体系的差异等因素都对就业形势产生了影响。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综合考虑供需匹配、政策支持、教育改革等方面的努力。


在过去,企业办职校能够有效地连接供给侧和需求侧。然而,在改革之后,供给侧和需求侧之间的传导已经出现问题。国内过度重视学历教育,将学历作为就业的主要门槛,导致本科生就业困难,研究生就业薪资水平不高。而在国外,学历并非胜任一份工作的必要条件,更注重回归到行业真正的需求。


经济下滑对创新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或者通过雄厚的人力资本培养创新型业务岗位。然而,目前学校培养的学生很难在短期内达到产业的要求。高岩指出,高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包括教材和实训等方面,滞后于产业发展 5 至 10 年。疫情期间频繁的停课和复课对学生的学习不利,线上授课模式也进一步挤占了实习和实践的空间。这一系列问题导致学生的专业能力相对较弱。


学生毕业后很难与企业需求很好地匹配,这反过来导致了就业的迷茫和信心的下降,导致了延迟毕业和就业的逃避和拖延现象。由于现在的学生普遍没有经济压力,所以他们表现出的「佛系就业 」现象其实符合人性的特点。因此,教育场景的设计,尤其是学生进入社会之前的校内模拟场景,需要紧密围绕并顺应人性特点,让学生明白努力付出才能得到回报,并过上有尊严的理想生活。


针对学生就业问题,很多院校仍然采取就业部门举办招聘会,或者通过老师的链接和关系将学生输送到企业等效率较为低下的方式,而缺乏在校阶段对学生后期就业的辅导,没有及时帮助学生完成人才情况和岗位画像的对比分析。由于院校自身改革的动力不强,单纯依靠院校推动变革的道路还很漫长。所以,连接供给和需求的中间机构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企业依靠招聘门户网站、猎头、中介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等过去自有的招聘渠道的形式肯定会长期存在。但是传统招聘过程中绝大部分机构只负责推送简历,不负责人才质量,招聘网站也只是资源的搜索引擎和信息的连接,没有赋能的逻辑,招聘满意度难以保证。


高岩认为,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就业,应基于学生对自身和外部环境的了解来提供支持。在职业教育体系中,评估学生的个人能力、价值观和技能水平是一个重要环节。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找到适合他们的行业,并分析他们目前的学习水平是否符合行业标准,了解行业趋势和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信息。相比之下,国外已经有很多专门的创业和就业咨询机构或辅导师,而国内许多学生仍然依赖广告或同学之间的相互宣传和借鉴,随波逐流地做出选择。这也可以从我国近年来考取公务员和攻读研究生的人数居高不下的情况中看出。因此,真正帮助学生就业的关键在于帮助他们打造在行业和岗位上的竞争力,并在此基础上培养应对更多产业和职场挑战的生存能力。


事实上,国家正在通过制度层面的安排来帮助学生更好地达到就业标准。一些产业学院已经进入了 3.0 和 4.0 阶段,推进协同育人、在校工厂、双师培养等项目。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大学生在学校阶段与真实的企业项目对接,通过实践来检验自身学习的弱点和技能的差异,并尽快弥补,使学术和技能两方面能力能够快速与企业的用人需求相匹配。此外,鼓励教师进行多元化学习,了解企业需求,通过提升教师能力来帮助学生就业。未来,人社部门可能还将深入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人才培养资金,拉通社会和学校的教学资源,真正激励机构和学校将人才培养转变为社会教育,达到终身学习的目标。学校则需要强调多元化办学,更加多元化地考虑与外部资源的合作,释放更多的资源,让更多高效的机构能够帮助学生快速实现就业或达到就业要求。


对于就业市场的供需双方,过去互联网所做的连接只是轻量级的信息流内容匹配,而真正的连接需要赋能。职业教育从体制机制到产品服务的落地是一个相对较重的场景,其过程非常艰难,需要长期的深度扎根,可能需要 5 年甚至 10 年以上的时间。但反过来说,这种困难也意味着建立起的「护城河」越宽,教育从业者面临的增长周期比电商等领域更漫长、曲线更平缓,需要足够的耐心。


02

新职业与旧职业交替

专业和技能才是就业的不二法则


在疫情之后的「最难就业年」,很多高校开展双创教育和培训,是否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创新创业?对于大学生来说,究竟是医生、教师等传统职业更具可持续性和稳定性,还是应该勇敢探索人工智能、看护养老等新的产业、行业?


目前,高校的创新创业更多采取与外部机构合作,通过机构的产品为学生服务的形式。高岩认为,创新创业的确是能够帮助大学生就业的一种方式,但并不通用于所有的行业。有些行业可以创新创业,如直播、电商等,有些行业的创新行业则是一个「伪命题」,比如制造业、 IT 服务行业。


刘成虽然并不反对创新创业,但直言职业教育中双创的成功案例很少,「几乎没有内容和模式特别到位的」。事实上,创新创业的过程对人的塑造和提升很有帮助,建议学生们从奶茶店、剧本杀这样门槛不高的项目着手,既更容易实现盈利,也可能获得比在企业工作更强的人生能力和阅历的提升。等学生们知难易、懂进退之后,再考虑去人工智能、大数据等行业就业或者进行颠覆性的创新创业,可能更容易成功。


新职业泛指面向未来 3 - 5 年乃至更长时间出现的新的行业的人才需求,体现为对新的岗位、工种的需求。未来,随着社会变革和和技术发展,行业业态变化导致原有岗位需求和岗位能力之间产生新的鸿沟,从而产生对新技能的要求,新职业将随之不断涌现。比如,刀具模具行业过去的传统解决方案是一体化的铣刀工,而现在出现了更加优化的新的解决方案,于是在 3 - 5 年之内就会出现对于调刀工的新需求。此外,新的消费和娱乐方式的增加也延伸出不少新职业,比如近年来非常火热的托育、宠物医疗美容、剧本杀 DM(主持人)等。


高岩则认为,新职业主要来自于两个层次。一是行业本身内需的发展,可能是有间歇性的,也可能是长期性的。以 ChatGPT 为典型代表的技术变化提高了行业效能,造成了一些岗位需求的消失,比如插画师,同时创造了一些新的岗位需求,比如 promote,主要帮助 ChatGPT 提问。这一现象在 IT 行业尤其明显,制造、教育等传统行业的变化相对较慢,但也会随着技术发展、社会需求变化、人口结构调整,逐渐产生新的岗位需求。


二是国家发展。针对职后教育,人社部门每年都会对新的岗位制定标准,虽然比行业滞后,但也会根据行业变化来进行规范性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企业或者学校作为第三方认证机构对新的行业提出需求,比如前几年腾讯和字节跳动联合对互联网营销师、数据分析师等岗位进行再细分和再定义。国家鼓励更多人参与岗位新标准的制定,以保证行业就业人员素质。企业也会做一些新岗位认定,基于岗位画像重新定义人才标准,产生一些新的职位。


具体来说,高岩认为有三类工种前景较好。首先是清洁能源领域,中国在清洁能源汽车方面取得了快速发展,目前已经开始向东南亚输出标准。无论从国际视野还是国内产业制造链的角度来看,清洁能源领域的人才需求将传导到相关行业。其次是信息技术 ( IT ) 领域。由于国外对中国系统、软件、芯片等技术的封锁,我国面临着技术「卡脖子」的问题。为了支撑产业发展,国家需要通过软件行业的创新,快速填补技术短缺部分,这就需要大量的 IT 工程师。第三是护理领域。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未来可能需要更多专业护理人才来支持老年人的护理需求。这三类工种在未来有较好的就业前景,符合国家的发展需求和社会的人才需求。


刘成认为,对个人的技能有高依赖度、 ChatGPT 等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岗位,是拥有更大潜力的方向。参考德国或其他职教发达国家的教育路径,未来,在专业领域里面成为一个高级技师同样受人尊重。事实上,通过商品品类的创新和二次开发创作,传统行业和老字号能够延伸出一些新职业;新行业和新岗位也可能逐渐变成老行业和老岗位。「任何行业都有自己的二八法则,挣钱的永远是前 20% 的人」,对于学生而言,更重要的是通过练习磨炼并提升心智,达到较高专业水平,确保技能掌握到位。


由于国家专业设置对新专业和旧专业规定了大框架,没有完全按照企业和行业人才发展来定义,所以,专业的升级和改造更多需要服从教委规定,企业很难做相关安排。从目前专业群建设的情况来看,新专业申报占比很少,大部分还是在既有专业里做改良。申报新专业的时间周期相对比较漫长,但对业务发展的好处显而易见。一旦共同发起并建立了专业,企业将获得具有极高稳固性的经费和服务合作体系。


虽然教育是一套非常独立的体系,但在专业之间的联通上,企业仍然有发挥空间。比如新行业对于数字化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数字化需要端到端的采集、收集、治理、生产,这其实是一个产业链的过程,加之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细分逻辑,未来更加需要既懂数字化概念,又懂产业逻辑的复合型人才。对于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企业可以通过认证或微认证给学生赋能,这也是国家鼓励的方向。


随着数字化和新一代信息手段的发展,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整体效率将明显提高,比如 ChatGPT 可以辅助老师完成教案、解答等过程,元宇宙可以让学生更身临其境地体验实训项目。在一个窗口期内,人工智能软件应该成为教育从业者需要掌握的工具之一。在数字媒体产教融合业务方向上,睿泰科技已经开始对学校的学生和老师们引入 AIGC 培训,运用人工智能帮助从业者更快速地生成更好的内容,提高工作效率。


短期内, AIGC 、 ChatGPT 等人工智能可以起到「增色」作用,对于产教融合而言是一个小小的红利,让企业在某种程度上领先小半个身位。但长期来看,人工智能在人才培养中只是辅助工具,帮助人更快速、更好的变成输出效率更高的职场人士,而不能替代人。人工智能真正能够替代的是客服一类的重复性很强的工作,对于教育来说,人工智能更多的是作为助教,辅助教师改进工作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03

岗位能力和人才模式:

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关键指标


在 2020 年之前,产教融合作为一种行业相对较小众的模式存在,主要是培训机构提供社会服务,招聘类网站进行大规模招聘、背景提升和职业素养培训,企业购买线上或线下的培训服务。然而,自 2020 年以来,产教融合正式进入历史舞台,越来越多的产业融合型企业进入高校和企业的招聘端。


目前,产教融合在企业端仍存在一些挑战。首先,与互联网产品可以在多个地区复制不同,教育产品的个性化要求较高。产教融合需要与学校进行深度合作和联系,但由于学校的发展状况、当地产业的人才需求以及关系网络的不同,很难进行产品的同质化推广。


其次,政策的开放性和创新性不足。在产教融合的过程中,企业已经承担了部分学校的教学工作,提供自己的教师、课程和基地。理论上,学校应该可以将一些费用分给企业。然而,在实践中,有些学校通过审批和企业分享学费,而有些学校则没有。在支付方面,由于学校,尤其是公立学校是预算制,经费需要核定拨款,存在支付方式受限和支付能力不足的问题。在学费分成方面,也存在着市场标准、监督机制等政策风险和不可操作的问题。此外,在税收方面目前也没有相关优惠政策。


这些问题表明,尽管产教融合模式已经在发展,但在政策和操作层面仍存在一些障碍需要解决,需进一步开放政策、提供创新支持,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


产教融合型企业如何盈利确实是目前产教融合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如果这些企业无法盈利,产教融合的发展将不可持续。按照一般的规则,企业的招聘费用无法划拨到教育培训部门,这给产教融合型企业带来挑战。这些企业既需要确保培养出符合行业要求的毕业生,帮助学生就业,又需要保证企业自身的生存和盈利。在长期亏损的情况下,教育培训部门甚至可能面临被企业整体裁撤的风险。如何打破制度限制,让产教融合真正实现商业化人才培养,对各省和各高校来说都是一个挑战。


尽管问题存在,但刘成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持乐观态度。以慕课为例,2012 年是中国慕课的起点,随后高校内涌现了大量的慕课和精品课程,为许多企业提供了业务机会。当职业教育改革进入精品科目课和内涵建设这个长达 10 年甚至 15、20 年周期的过程时,国家的经费支持将逐渐跟上。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企业可能会得到更充足的经费支持,这将为产教融合提供支持。


自 2019 年 1 月 24 日发布的《职教 20 条》以来,国家部委如国务院、发改委以及各省市都出台了大量政策。从政策的密度和国家的关注度来看,政策层面应该能够预测到企业和产业进入高校进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可能面临的资金、经费和地方补贴等问题,并通过财政和经费调整的方式为产教融合型企业提供盈利空间。据了解,河南已经有两所学校——河南机电职业学院和洛阳科技职业学院正在通过市场化机制或放开学校资源,根据外部企业需求进行产业学院的建设。


这些举措显示出政府对产教融合的关注和支持,为产教融合型企业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和盈利的前景。


职业教育具有较强的属地化特点,即各地区根据自身的产业和经济情况,在产业人才政策上进行资源投放。一些传统的 GDP 强省或制造业能力较强的地区更愿意在产业人才培养方面投入资源。例如,江苏出台了保护本省实习的政策,并提供补贴,鼓励高校围绕当地产业链进行人才引入。大湾区也新建了大型职业教育基地,鼓励高校与东莞、华为等产业链进行合作。重庆最近在经济推动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大力招商,随着产业的丰富,对人才的需求也增加了。成都的高新区和天府新区也在招商和项目支持方面力度较大,成为许多就业者逃离北上广的热门选择。郑州一直在扶持产业发展,并激励产业人才建设。南方政府更注重产业相关,更关心产教融合能为当地带来多少就业机会、培训多少人才、促进多少企业发展。一些北方小城市更希望引进知名大型机构进行合作,支持当地产业和人才发展。


随着制度创新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参与到产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刘成坚信,「未来会出现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颠覆性产教融合平台公司,这些公司真正能够改变职业教育的模式,改造人才培养领域,改变现有的人才招聘端、网络平台和人才服务缺乏信用的状态,助力国家进行产业人才建设。」然而,这些公司的增长不会是爆发式的,而是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经济环境受疫情影响的情况在历史上循环出现,「企业要做好过寒冬的准备,活下去很重要」。


在没有经费支持的情况下,企业可以通过关键要素来提高盈利能力,比如可以通过优化现有业务,赚取更多收入。培训机构在输送人才的过程中可以考虑收取费用。如果机构的人才培养能够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输送的人才能够立即为企业创造价值,这就为盈利提供了空间。这种盈利空间并不是从外部新增的资金,而是来自原本用于招聘网站和中介机构等方面的预算,盈利逻辑主要来源于实习和就业服务的费用。


例如,海底捞成立了一家专门从事人力资源服务的公司,利用自身的人才培养体系为餐饮连锁企业输送人才。他们并没有依赖任何证书来评估人才,而是直接将人员交给企业进行试用,企业可以选择保留或付费。海底捞所获得的收入实际上是餐饮连锁店原本要支付给中介机构的费用。由于海底捞提供的人才质量优于其他中介机构,并且餐饮连锁行业人才更新速度很快,因此很快就实现了盈利。


然而,当前在经济寒冬下,许多产教融合型企业的发展策略都是在变化中的。真正意义上的产教融合,即供给端的学校提供产教融合服务和输送人才,尚未形成规模化的企业。企业需要建立两个关键指标:一是高效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岗位能力的人才,二是建立规模庞大的人才资源库,能够为行业内的大部分企业提供人才。


产教融合的关键在于深入了解学校和产业的需求。教学体系的设计应当与学校的评价体系相衔接。睿泰集团重组后的职业教育品牌青云美职正努力将龙头企业的人才标准和培养案例纳入院校的教学评价体系中,从而在供需之间建立真正的桥梁和闭环。此外,青云美职还推出了「三真」教学模式,即真实案例、真实场景和真实评价。通过案例和场景的设计,将案例教学和项目过程数据转化为评价模型,最终有助于用人单位快速识别人才。


中软卓越研究院专注于产教融合教学方案的解决,主要根据未来产业的需求进行岗位和人才画像,然后将这些知识点应用于学校的教学过程,并通过学校实施过程中的教学资料检验来完成一套教学体系的构建。


决定人才标准和需求的是供应链中的需求方,因此,将「产」放在「教」之前可能更有利于职业教育。不同岗位和行业都有自己的人才标准和培养过程,人才培养最终需要从岗位需求到人才的真实能力匹配进行研究,并设计相关的培训内容,帮助产业与人才之间的对接。


来源:微信公众号《多鲸》

上一篇:一图看懂中国新型工业化宏伟蓝图

下一篇:打造协同育人新格局 构建教育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