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的火爆出圈在互联网上掀起了一股讨论热潮,广大网民对ChatGPT更加智能的人机交互体验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与热情。面对这种近乎狂热的追捧,我们需要冷静下来理性看待。
ChatGPT作为一款智能聊天机器人,能够学习、理解和分析人类语言,并能连续回答用户的各类问题,本质上属于人工智能领域的一种自然语言处理工具。它爆红的主要原因是具有拟人化的语言理解能力、“百科全书”式的内容生成能力以及多轮对话的记忆能力。
它的成功并不是所谓的颠覆式突破,而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从量变到质变的结果。客观上来说,ChatGPT已经在数据规模、模型质量以及用户体验方面,大幅超越了其他人工智能聊天产品。它的出现成为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意味着人工智能生产内容(AIGC)普及化的时代即将到来。
与此同时,ChatGPT也存在一定的缺陷。用户在使用ChatGPT时经常会遇到无法获得答案或者获得虚假答案的情况,ChatGPT所提供答案的时效性和可信度仍有待进一步提升,这主要是因为后台数据不足以及信息实时更新受限等。
但值得肯定的是,ChatGPT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能够持续不断地修正并完善答案。因此,我们基本可以达成共识的是,ChatGPT虽然具有不足之处,但这些远不能掩盖它的优点。
学生作为ChatGPT众多用户中的重要群体,已经抢先将ChatGPT应用在学习方面。然而,随着抄袭、作弊等现象的大量出现,国外部分教育机构已宣布将在一定程度上限制ChatGPT的使用,以防范学生思维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的退化。那么,ChatGPT对教育而言,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呢?目前国内外学界对这一问题看法不一。历史经验证明,教育的进步始终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
当下,面对ChatGPT所带来影响的双面性,我们既不能简单粗暴地一禁了之,也不能毫无防备地全盘接受,而是应该秉持开放的态度,对未来教育发展做出精准预判,既快又稳地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
首先,认清技术本质属性,把握科技发展趋势。面对人工智能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教育工作者唯有明确技术的实质,才不至于在技术变革中迷失。人工智能作为技术创新的产物,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型生产力,具有典型的工具属性,它的根本价值在于“减负、增效、提质”,即减轻负担、增加效率、提高质量。
尽管当前ChatGPT的智能水平已经大幅提升,但它不具有独立意识,仍属于弱人工智能,它所承担的依然是辅助人类的角色。因此,当下人们完全不必为ChatGPT是否将“取代人类”而过度担忧,而是要特别关注由其催生的内容生产模式变革,即人工智能生产内容模式将进入应用爆发期。
人工智能生产内容模式是继专业生产内容(PGC)模式、用户生产内容(UGC)模式之后的新型内容创造方式,未来它将与这两种内容生产模式互相补充、协同配合,共同推动教育数字化内容的生产与创造。在世界教育领域尚未大规模应用人工智能生产内容模式之时,我国教育研究者、教育科技企业、教育管理者必须深刻领悟其发展本质,并尽可能地大胆尝试、赢得先机,只有这样才能促进教育变革加速发展,实现教育数字化水平领先世界的目标。
其次,聚焦技术赋能创新,加快数字产品落地。随着教育领域数字化转型的逐渐深化,教育相关人员对数字资源的需求不断增长,导致了“数字资源供给无法满足数字教育需求”现象的发生。传统数字资源生产模式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时间以及资金成本,不利于数字资源的规模化生产。
人工智能生产模式从技术层面降低了边际成本,从理论层面验证了“高效创建个性化数字资源”的可能性。国内互联网企业也加快了类ChatGPT项目的研发进程,并推出了相关产品。这些产品将为人工智能技术自动生产数字资源提供重要技术支持。面对技术新变革,教育领域工作者要主动了解技术前沿动态,以融合思维为导向,充分整合现有技术手段,创新数字资源生产的流程和范式,并将其运用到数字化教育场景建设中。
例如,利用类ChatGPT产品对海量教育资源进行学习和分析,然后通过智能生产模式自动生成大量的高质量学习资源,最后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水平进行个性化供给,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发展创造力和思辨力。此外,教育相关人员还需要根据技术的发展动态,做好数字产品更新迭代工作,不断提高产品的可用性和用户体验。
最后,超前研判产品风险,有效防范负面效应。尽管以ChatGPT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可能产生各种风险和负面影响。
一是个人信息安全风险,数字产品可能会泄露用户身份、财务等敏感信息;二是道德风险,使用者可能出于暴力、歧视、犯罪等目的恶意使用产品;三是诚信风险,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能滋生作弊、学术造假与剽窃等行为;四是虚假信息风险,人工智能输出的内容如果没有经过充分的审核和监管,可能会产生误导性和虚假性的信息,对用户造成不良影响。
面对以上问题,教育领域相关人员一要增强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高度警惕信息安全、道德伦理、虚假信息等方面的风险。二要主动作为、科学防范,尽快着手研究制定相应的规则体系,为数字产品的监管提供制度基础,保障产品安全、可控、符合道德规范。三要对现实中所产生的实际问题进行有效治理,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规则体系。
本文系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青年项目“基于老挝语母语者的HSK数智词典APP设计与开发研究”(21YH26D)阶段性成果)
(作者:郑东晓 蒋熠 单位:遵义医科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资讯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