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首页>咨询频道> 新闻聚焦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逻辑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

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逻辑下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

  发布时间: 2024-06-17      浏览量:626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职业教育本身具有联动教育科技人才、独立类型主体、对接区域产业布局的独特优势,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逻辑下,发展路径清晰明确。

一、深化产教融合,推动现代职教体系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相匹配

打造产教融合新模式,破解产教融合体制机制问题,关键在于激发各主体动力,实现区域范围内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供应链有效融合。一是加强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政策协同,在省域或区域层面均衡产教资源的投入-产出,推动产教融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落地落实,调动政府、行业企业、院校和社团等组织的积极性,形成产教融合长效机制。二是围绕区域产业布局和重大规划,尤其是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主导性“产业链”“供应链”“岗位链”带动“人才链”“教育链”,打造区域性产教融合生态和系统,推动区域职业院校布局、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和人才需求相匹配。三是从产教融合参与主体尤其是产教融合企业的法人属性和产教融合行业资源产权制度、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置等角度,探索产教融合行业共同体和市域联合体实体化运行机制,促进区域优质产业资源汇入教育。

二、深化科教融汇,服务关键科学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

科教融汇是连接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基本路径,是职业院校服务培养产业一线科技人才的重要手段。一是要重新认识职业院校在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主体性地位,将职业院校作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尤其是加强应用型科研、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的重要力量。二是要以新一轮国家创新体系改革为契机,把职业院校纳入区域重大科研攻关平台资源建设,充分发挥职业院校融通产业链与创新链的“中试车间”作用,助力破解“有原料没材料”“能设计不会造”等“卡脖子”难题。三是把育人过程与工程实践有机结合,支持职业院校在服务企业技术创新、工艺改进、产品升级的同时将新工艺、新技术引入教育教学,不断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四是推动传统产教融合基地等育人载体功能、内涵、质量全面升级,致力于打造集教学育人、科学研究、真实生产、技术服务、文化传承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产教科融合实践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等新载体。

三、探索赋能路径,塑造助力实现共同富裕的新优势

综合我国推动共同富裕的思路布局,职业教育要重点在两个方面探索赋能共同富裕。一是提供人才、技术、文化支撑,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职业教育要聚焦乡村振兴需求,发挥产教融合优势,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培养模式,提高农民技能水平,为区域农业产业现代化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发挥技术教育优势,推动农业技术创新进村到户,帮助区域依托特色农业资源建立并延长产业链,以现代农业技术提高产业链附加值;深耕匠心文化,传承创新区域传统文化,助推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集群释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是服务人的全面发展,助力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高质量充分就业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基础,每个人只有获得全面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才能具有持续的就业能力和实现自身发展的机会,才能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预防结构性失业,进而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职业教育肩负学历教育和社会培训的双重责任,必须探索面向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实践路径。一方面,要厚植学生的科学知识和技术技能基础,拓宽学生的成长成才通道,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另一方面,要增强体系的开放性,为全社会技术技能和再就业培训提供便利,增强服务提高全社会人力资本和专业技能的能力。

四、提高中职教育质量,补齐高质量教育的职业教育类型短板

巩固提高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重要举措。一是要明确中等职业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基础阶段的发展定位。中等职业教育无论是学校数量还是学生规模,均在高中阶段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既是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重要力量,也是为高等教育培养基础性人才的重要主体,必须予以应有的重视。二是以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为契机推动中等职业学校多样化发展。在高中阶段教育全面普及阶段,以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夯实各类人才培养基础为导向,优化高中阶段学校结构成为必然。中等职业教育学校也要根据人才培养定位针对性补齐质量短板,实现多样化特色化发展。三是以职业教育新版专业目录为基础推动技术技能人才系统化培养。2021年职业教育新版专业目录一体化设计了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专科和高等职业教育本科不同层次专业,为人才系统化培养奠定了专业基础。作为基础教育阶段,中职教育358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需抓好科学文化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力,为实现向上有机衔接、贯通培养奠定文化知识和技术技能基础。

五、深化职普融通,优化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供给

职普融通为实现区域内优质普通高校与职业院校资源共享、人才同育,实现本科以上层次职业教育弯道超车、超常规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可行条件。一是要优先在理念方面推动职普融通,为实现两类学校深度互动创造条件。在社会观念和办学质量方面,相对于优质普通高校,职业院校处于弱势地位。但是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各自独特的教育理念,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育人模式、普通教育系统化传授知识的方法理念,决定了职业院校与普通高校具备可以相互借鉴、融通发展的基础。因此,突出办学特色,引导社会观念,是保持两类教育独特功能且相互促进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理念融通,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开展实质性联动融通创造条件。二是要推动教材、课程、科研、实训等核心要素融通,为人才衔接培养奠定质量基础。实现职普融通,根本在于学生知识、能力的有效衔接。教材、课程、实践等核心要素是知识体系、技术体系、能力体系的载体,推动这些核心要素融通衔接,尤其是补齐职业院校学生知识短板,是学生适应不同学习环境、顺利实现学历提升、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条件。三是要以评价考核融通为突破,建立职普融通制度体系和保障机制。职普融通关键在于建立高效的制度体系和保障机制,从而实现学习者多元化发展这一根本目标。我国在国家资格框架、学分认可和转换机制、招生制度改革等方面的探索,为建立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双向沟通机制奠定了基础,也是需要持续探索的重点领域。


资讯来源:高职观察,转载自《现代教育管理》

上一篇: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

下一篇:教培分会月度资讯摘编-2024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