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首页>咨询频道> 新闻聚焦 >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路径优化

人工智能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路径优化

  发布时间: 2024-09-11      浏览量:704

    职业教育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主阵地,应积极响应人工智能时代技术知识变革对技术技能人才提出的新诉求,着力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革新课程教学体系,合理规划人才培养变革路径,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

 

一、完善职业教育培养体系,由“裂隙化”转向“系统化”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新岗位、新技术的出现使技术知识的形成过程更加复杂。掌握技术知识本身就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实践过程,并非通过延长普通教育年限就可以获得,而是要让学习者紧扣工作实际,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因此,需要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现职业教育体系的系统化与贯通化。

首先,实现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中、高、本职业教育的有效衔接是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关键。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体系,技术知识是其教学内容的核心。随着职业教育层次的提升,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教学内容的有效衔接、教学模式的选择都应该依据相关专业技术知识的层次展开。为此,可以在省级层面建立中高衔接、中本衔接等专业教研组,在整体上规范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建设等,既能给予学校一定的课程自主权,突出不同学校的专业特色,又能使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得到连贯性的发展。值得强调的是,面对人工智能时代产业和职业的快速变化,技术知识可能会在较短时间内贬值。对此,不能单纯依靠职业学校的学历提升,而应实现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统筹协调发展,形成“职业学校教育+职业继续教育”相互衔接的技能培养体系。

其次,突出各级职业教育的教育功能。中等职业学校要为培养技能型人才打好基础,高等职业学校则更注重培养高端技术人才。中等职业学校应秉持服务学生生涯发展的价值取向,在课程内容上,要开发具有基础意义的技术学科知识和操作技能,在教学方法上,要突出技术思维能力的培养。职业本科教育应培养具有较强的复杂操作技能和精专技术知识,能适应复杂的工艺要求和高级技术应用的工作岗位,并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相对而言,专科教育更偏重于技能,主要针对某一具体的岗位。由于两者都以“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作为培养目标,因此无论是职业本科教育还是专科教育,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须从预设性思维向生成性思维转变,要结合真实岗位需求,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想象和创造空间。

 

二、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由“孤立化”转向“协同化”


从技术知识的视角来看,技术知识结构的综合化意味着其覆盖的领域、学科、专业愈加广泛,技术技能人才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相对全面的学科背景才能提高与人工智能时代工作世界的匹配度。技术知识的习得必须对接真实的工作情境,才能使个体获得真实复杂的工作体系中所需的完备知识。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可以为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供坚实的保障基础。

首先,明确政府、企业、职业学校等多方利益主体的权利与责任。对政府而言,要建立健全校企合作的法律法规,协调好产业界和教育界之间的利益关系,规范双方行为。政府既要激发企业参与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的意愿,也要对职业学校在参与企业合作中的行为进行约束,例如学校是否以校企合作为名向企业输送廉价劳动力,是否对企业的人才培养过程进行指导、管理和监督,是否有对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行为进行管理等。对企业而言,作为新技术和新知识生产的主要阵地,需加强与学校的联动,积极推动产学研合作平台的建立。企业要从长远角度考虑,为自己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对职业学校而言,关注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不断更新的技能需求至关重要,需以此为指向确定技术技能人才所需的关键技能。在教学策略上,贯通学校场景与工作场景,将课堂教学与真实任务结合起来,科学有效地组织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构建完整的技术知识体系。

其次,在产教融合的深度、广度和效度上着力。为了增强企业的实质性参与,校企合作应该定位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而不是办学模式上。一方面,学校与企业应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职业院校需充分考虑企业智能化生产系统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和规格标准,灵活调整培养目标以适应工作岗位要求。在培养内容和细节方面,学校和企业应进一步完善和深化合作,学校职业教育的任务在于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技术知识,企业则负责在真实工作情境中深化这些技术知识,让学生在积累系统化专业知识的基础之上发展综合运用技术知识的能力。另一方面,应引入企业导师,加强学校教师与企业导师的跨界协同合作。企业导师可以带领学生深入企业实践,指导学生掌握职业技能和经验,学生可以在跟随企业导师参与一线工作的过程中学习方法性技术知识,从而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之间的转化。

 

三、革新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体系,由“过密化”转向“科学化”


技术知识边界模糊化的特征使职业教育课程知识呈现重叠、交叉的现象,不同专业课程的知识之间也形成了技术逻辑上的关联。为了避免课程知识过密化,必须重构课程教学体系,加强课程教学体系的内在结构分析,注重科学化的教学治理。在课程设置上,既要明确课程体系中必要的资源种类和形态,也要厘清跨学科知识交叉的特征,根据技术知识变革适时调整课程内容。在教学过程中,要合理运用智能化技术,在保证教学内容质量的基础上体现出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的融入,建立科学合理的课程教学体系。

首先,职业教育必须把握核心价值取向,辩证地面对课程内容取舍、课程种类选择等问题。一方面,贯彻选择性理念架构课程内容。为了避免海量技术知识无规则地进入课程,要将工作系统作为课程构建的关键,对专业课的单元、课时、任务点进行解构与重构,保证课程体系的结构组织对应工作结构所需的综合职业能力。另一方面,要对标企业认证构建课程体系,以满足人工智能时代知识变革对于人才质量和规格的要求。例如,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对标华为认证,将通信技术等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解构与重构,替换了多门电路类课程,新增了华为认证课程,使学时从1642降至1474,实现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学时数的大幅“瘦身”。这样既减轻了学生的学业负担,又提高了课程内容与产业需求的匹配度。

其次,教学过程要增强适切性。新质生产力面向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其支撑技术具有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特点。为适应这一趋势,职业教育一线教师应深化对教育教学的研究,需站在产业发展的前沿,将知识动态生产注入教学过程,实现知识生产与教学供给的动态互补。教师必须探寻与技术知识传递建构规律相适应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并将生产、服务与管理一线的新知识、新技术转化为教学内容,提高技术技能人才与人工智能时代产业发展的适配性。教师还应主动在教学过程中引入真实复杂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建立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培养学生应变和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此外,教师应该合理使用教学资源,深入挖掘线上丰富的教学资源,解决职业院校知识枯燥、实训条件不足等问题,帮助学生在深度学习中学会主动建构知识,提升学习能力。(节选自《职业技术教育》2024年第22期)


资讯来源:高职观察公众号

上一篇:一图读懂《关于推动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协调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

下一篇:数字经济发展量质齐升 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