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广东省首批重点实验室之一的季华实验室。这几天,新型增材制造研究院正在进行关键零部件3d打印的讨论。一般到这种时候,团队当中的科研人员、负责人都会聚在一起讨论。但在今天的现场,我们还看到了一个特殊的身影。
制造业有这样一句老话:工程师画龙,技师来点睛。工程师可以设计出细致的图纸,但要把规划变成现实,还要仰赖技工的一双巧手。如今,在大湾区的顶尖实验室里,技能人才脱下工装,穿上白大褂深度参与到重大项目建设里。却早已不是把图纸变成成品这么简单。
季华实验室新型增材制造研究院技能人才黄文灿告诉记者,自己也没想到可以参与到整个电路图整理和修改的环节当中,当时改进了电柜的一些布局以及它整个布局的美观性、功能的实用性。
季华实验室新型增材制造研究院博士马治博表示,从立项到研发再到落地这样系统化的过程,不仅能帮助技能人才梳理知识,还能锻炼能力。
技能人才与科研精英共舞 引领“人才观”新变革
技能人才和科研人员在这方小小实验室的聚首,不仅打破了“技能人才偏重实操,科研人员偏重理论研究”的传统印象。背后折射的更是用人单位“人才观”和技工院校“人才培养观”的巨大转变。
季华实验室新型增材制造研究院院长毕云杰告诉记者,从设计到变成产品的过程中,技能人才就开始参与到里面,比如有的地方,设计想得很好,但真正在组装的时候感觉这个接线很复杂,这个时候技能人才就可以进行改动。另一方面,一台复杂且全新的设备,到操作后期怎么样进行升级改造,也依赖于操作人员。
打破职业发展“天花板” 技能人才走向全面发展“立交桥”
目前,广东已建成全国规模最大的现代技工教育体系,在校生规模占全国的1/7。前不久,全国首部关于技能人才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广东省技能人才发展条例》正式施行。明确提出鼓励用人单位建立健全技能岗位等级设置,力求打破技能人才发展的“天花板”。技能人才深入源头创新,双剑合璧的效果带来了更多“人才订单”。
佛山市技师学院副院长杨珍认为,技工未来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源头创新是“从0到1”的创新,而技工,则是推动从“1到2”的关键创新力量。
打破职业发展的“天花板”,技能人才才能走向全面发展的“立交桥”。让跨界变成常态,让大国工匠成为撑起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战略人才力量,这正是技能人才走进顶尖实验室的新意和深意所在。(总台记者 刘帆 林铭浩 孙冰 林丽丽 黎冠强)
资讯来源: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众号,转载自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