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首页>咨询频道> 新闻聚焦 >产科教融合视域下现场工程师的培养路径

产科教融合视域下现场工程师的培养路径

  发布时间: 2025-01-02      浏览量:186
一、组建现场工程师学院

 

现场工程师学院起着连接学校与企业的纽带和桥梁作用,促成企业与学校的有效对接,助力推进产教融合、资源互补,培养先进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职业场景下紧缺的复合型技能人才,有效解决“校热企冷”难题。首先,优先选择龙头企业和高水平学校,组建现场工程师学院,打造校企互融共生命运共同体,通过分析企业岗位职责和能力要求,构建以工程技术应用为主的模块化课程体系,优化人才培养方案,使学生获得更加贴近实际工作的实战经验。其次,以合作企业为依托,以双师型教师为主导,整合校企双方的优势资源,共同研究与制定现场工程师培养标准,加强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学生实践能力强化和职业素质拓展提供更实际的学习环境,形成资源共建共享、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良好合作局面。最后,强化校企“双主体”运行机制,学校与企业共同承担人才培养的责任,校企之间建立互动机制,及时解决合作中的问题和困难,共同参与学院的管理和决策,激发学院与企业的内在活力,确保现场工程师学院的高效运行和持续发展。

 

二、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

 

首先,外引内培跨界融合,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打通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之间的组织边界,配合学校共同制订“固定岗+流动岗”兼职教师引进机制,持续引进行业企业专家和能人巧匠来校兼职授课,以“项目化”形式,打破专业、教研室界限,根据教师的研究方向和擅长领域构建项目小组,实施校内校外双专业带头人制度。其次,建立完善多元主体交互“传帮带”机制,新老教师、专兼教师在教育教学、教研教改、技术应用等方面互为导师传艺授道,开展集中备课和技术研讨,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开发教学项目、研究技术服务,提升教师队伍整体实力。最后,优化教师评价激励机制,激发教师全面发展活力。将校企合作、技术服务等工作内容纳入教师职称评审和绩效考核,激发团队成员开展应用技术研发和社会服务的热情,实现从“唯数量”到突出“影响力”的转变,鼓励多劳多得、优绩优酬。落实学校协议工资制创新举措,实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和一流薪酬相匹配。

 

三、完善人才培养体系

 

完善现场工程师培养体系,助推产业“智改数转”。“智改数转”是指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帮助企业摆脱产业链中存在的大数据孤岛问题,从而推动企业在运营和业务模式上进行创新。通过以数据为驱动的方法,企业能够实现生产信息在纵向上的集成,并促进产业链在横向上的整合,为适应产业“智改数转”的发展需求,学校应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体系。首先,应调整和优化相关专业的课程设置,增加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密切相关的课程。同时,注重跨学科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领域解决问题的能力。定期更新课程内容,紧跟产业变革的发展趋势。其次,应注重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加强实验、实习、项目实训等实践环节。建立和完善实训基地,提供优质的实践机会和设备条件,让学生能够真实地接触和操作智能化的设备和技术。最后,高职院校应积极主动与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促进产学研结合。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同开展实践教学和科研项目。通过产学研合作,学生能深入了解行业需求和最新发展,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高职院校在培养技能人才方面应紧跟产业智能化改革和数字转型的趋势,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产学研合作等方面的实际操作,为学生提供更加符合产业需求的技能培养。

 

四、深化产科教协同育人

 

产科教协同育人是将产业、科研和教育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产业需求来引导教育,使学生的学习更加贴近实际需求。首先,以应用型科研为导向,构建“政、校、行、企”多方协同机制,打造产科教一体化创新型平台,深入开展产科教协同创新,促进成果转化,科研成果反哺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其次,依托校企共建的现场工程师学院,结合共性需求,考虑个性需求,组建学徒制班。突出工学交替、实岗育人,将工匠精神、安全意识、质量意识等职业素养渗透到培养全过程,以师傅带徒弟完成项目、任务为主要形式,提升学生解决现场问题的综合能力。最后,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动态融入现场工程师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形成一个以产业链为导向的教育生态系统。将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和教师技术服务项目转化成教学载体,把最新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当中,通过创新创业实践体验活动、参与教师校内外科研项目等,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节选自《船舶职业教育》2024年第4期)


资讯来源:高职观察

上一篇:走过不平凡的2024年,2025年中国软件行业向“新”出发

下一篇:2024年1-11月份软件业经济运行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