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质生产力引领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机理
(一)新质生产力驱动教学内容革新
第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教学内容与前沿科学技术相融合。例如,机器人编程、物联网技术、数字孪生设计等已成为职业教育教学的新热点。通过校企开展深度的产学研合作,学生获得前沿技术的实践经验和就业市场所需技能。第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教学内容跨学科融合、多领域融合。在新质生产力的推动下,单一学科、单一领域的知识已难以满足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能力已是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标志。这要求教学内容向综合化、模块化转变,注重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而为个人未来职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二)新质生产力引领人才需求变化
第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对现有岗位的技能水平提出更高要求,需要大量既懂传统工艺又掌握现代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这要求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注重知识的更新与技能的升级。第二,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催生了一系列的新兴职业,如数据分析师、数据标注师和AI模型训练师等。这些新兴职业为职场人士提供了丰富的职业机遇,同时对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他们不仅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持续学习能力。
(三)新质生产力促进跨界融合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推动下,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在于通过技术创新对生产要素进行重塑。第一,新质生产力促进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当前,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日益紧密,逐步形成协同创新共同体,为学生提供了在真实工作环境中学习和实践的机会,促进了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增强。第二,新质生产力推动了教育资源共享。教育资源不再受限于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实现了跨区域、跨行业流动。教育资源共享不仅极大地提升了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还极大地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
二、新质生产力引领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对策
(一)以教育目标优化为主要任务,提升职业院校育人质量
1.对接企业需求,明确教育目标。
当前,行业企业的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不断加速,对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和高端化的趋势。职业院校应密切关注就业市场动态,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需求,结合学校的教学资源和条件,调整教育目标和教学计划,制定符合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的课程体系,从而使教学更加贴合产业实际人才需求。第一,职业院校通过实地调研和访谈交流,了解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真实需求,并据此调整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通过与企业沟通交流,既可以了解企业的生产流程、技术需求和用人标准,还可以了解行业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第二,职业院校加强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推进跨学科综合课程的开发,培养具备跨领域思考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通过共建实验室、实训基地等方式,为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更好的实践环境,帮助其更好地提升职业技能。第三,职业院校注重对技能人才创新意识、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职业院校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和多元化评价体系,促进高素质技能人才全面发展。
2.遵循多元动态的原则,构建教育目标体系。
职业院校在构建教育目标体系时应坚持灵活性、前瞻性和包容性原则,遵循学生职业能力提升与职业素质全面发展的客观规律。第一,打破传统学科界限,推动跨学科知识的融合,构建以能力为本位、项目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提升学生在真实情境中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第二,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实施差异化教学策略,根据学生的能力、兴趣和学习风格设计教学内容和方式,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第三,建立教学评估和反馈机制。通过校企合作和学生反馈等途径,及时了解行业现状和市场变化,定期审视并调整教育目标,确保其与时俱进。
3.引入真实生产项目或典型生产案例,推进教育目标落地。
职业院校应积极引入企业真实生产项目或典型生产案例,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模式,使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第一,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开展联合研发项目,共同解决生产实践中的技术难题。这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丰富的案例和素材,如将人工智能、智能制造等项目融入课程体系,采用项目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直接接触到真实的工作场景和问题,增强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第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企业真实生产项目或典型生产案例,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直接接触到行业前沿技术和管理理念,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第三,职业院校建立项目评估和反馈机制,检测教育目标的达成度,并据此优化教育目标和课程内容,以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
(二)以专业布局调整为有效路径,优化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1.紧密对接产业发展新要求,做好专业布局调整。
市场是就业的风向标,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只有符合市场需求,才能推动学生高质量就业。专业要紧盯产业,根据市场定位及时做出调整。特别是在国家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趋势下,为适应产业发展,职业院校应不断调整专业设置。职业院校应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及时把握人才需求信息,分析其未来发展动向,加快专业结构调整优化。第一,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及时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调整学科专业。在调整专业时,要充分听取教师、学生的意见,才能充分保障师生权利,让工作得到全校师生广泛关注和支持。第二,职业院校切实调减和撤销办学条件弱、水平差、就业率特别是对口就业率低和供过于求的专业,优先发展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现代农业、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需要的一批新兴专业,提高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匹配度。
2.打造特色优势专业,提升专业核心竞争力。
职业院校在深入分析自身学科优势和区域产业特色的基础上,确定具有竞争优势的专业领域,明确专业定位与发展方向,并通过加大投入、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实践教学等方式,不断提升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同时,积极参与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推广,提升学校在行业内的认可度和话语权。
(三)以教学方式改革为关键抓手,形成职业院校教育教学新格局
1.开展项目式学习,强化实践能力培养。
项目式学习通过模拟真实工作场景,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和技能,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还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职业院校应根据产业需求设计项目任务,这些任务需具有挑战性和前瞻性,覆盖技术前沿和行业热点,如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开发、运维和数据挖掘等。项目式学习应鼓励跨学科和跨领域的合作,注重培养学生的跨领域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备更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通过学科交叉融合可以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与方法论意识,以及综合运用多学科交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构建多维度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传统的评价侧重于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评价,而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等综合素质的评价。在新质生产力引领下,构建多维度评价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多维度评价体系应涵盖知识掌握、技能运用、创新思维、团队合作、职业素养等多个方面,同时制定科学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从而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综合能力。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既要考虑定量评价,也要注重定性评价;注重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并融入增值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和发展潜力。构建多维度评价体系需要全方位的支撑保障,包括教师的评价能力培训、评价工具的开发和应用、评价数据的收集与分析等。
(四)以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为支点,构建多元协同育人机制
1.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优化顶层设计。
职业院校需从战略高度出发,优化顶层设计,明确产学研用融合的目标、路径和保障措施。第一,职业院校设立产学研用合作领导小组或工作委员会,建立由政府、学校、行业、企业等多方参与的多元协同育人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产学研用合作规划,明确各方职责与权益,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风险共担的合作模式。第二,职业院校制定包括项目遴选标准、项目管理与考核办法、利益分配机制等内容的产学研用融合实施细则,激励各方积极参与产学研用融合工作。此外,积极争取政府和行业的支持,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打造产学研用合作平台,促进资源共享。
通过打造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可以有效促进产学研用各方的紧密合作与互动,为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有力支撑。第一,职业院校联合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开展协同创新,共同建立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市域产教融合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技术转移中心等平台,引导企业深度参与职业院校专业规划、教材开发、教学设计、课程设置、实习实训等工作,促进企业需求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第二,职业院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云计算、大数据等,打造产学研用在线合作平台,打破时空限制,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工作。
3.建立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实现提质培优。
职业院校应紧跟时代步伐,精准对接企业需求,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用协同育人模式强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载体,将企业的真实需求、高校的教育资源、科研机构的技术创新有机结合起来,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设计课程体系、开展实践教学等,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第一,职业院校应与行业企业、科研机构紧密合作,共同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和人才需求,专业设置应紧密围绕产业链和技术链,专业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为用人单位培养真正对岗、对路的专业型人才。为促进学生和就业岗位的精准匹配,职业院校和企业联合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以保证开设课程的合理性和前瞻性。第二,职业院校还应通过举办职业规划讲座、模拟面试、职业测评等活动,加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加精准、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定位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和发展路径,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满意度和职业发展潜力。同时,建立创业孵化基地,为有创业意向的学生提供创业培训、资金支持和政策咨询,提升其创业成功率。
(五)以数字化转型升级为驱动力,构建教育数字化新生态
1.构建数字化教学生态,推动教学模式创新。
职业院校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重构教学环境和教学资源,推动教学模式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第一,建立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包括在线课程、虚拟实验室、数字教材等,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和灵活的学习路径。第二,推广使用智能教学平台,实现教学过程的个性化、精准化和智能化。例如,通过收集、分析和利用学生的学习数据,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并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第三,鼓励教师采用翻转课堂、混合式学习等新型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现线上与线下教学的融合。
2.完善数字化治理体系,提升教学管理效能。
随着数字化教学的深入推进,职业院校需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数字化治理体系,以确保教学管理的规范性和高效性。第一,建立健全数字化教学管理制度。该制度应明确职责分工和操作流程,从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到考核评价,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规范的数据管理标准。第二,建设数字化教务管理系统、学生管理系统、教学资源管理系统等,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学过程的精细化管理。职业院校应充分利用数据分析技术,对教师教学质量、学生学习成效等进行实时监控和评估。通过对海量教学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发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教学改进提供科学依据。第三,筑牢校园网络安全“防护网”,加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保障师生隐私与资产安全。
(六)以高水平师资建设为落脚点,提升职业院校科技创新整体水平
1.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抓手,提高教师的
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打造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缘结构合理、科研能力强、创新能力突出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第一,加大力度引进掌握前沿技术、具有创新能力和丰富实践经验的高层次人才,如行业专家、技术能手、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等,以他们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新教育理念为引领,带动整个师资队伍水平的提升。第二,建立健全师资培养的长效机制。通过国内外学术交流、企业实践、项目合作等多种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新兴技术的出现对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的技术知识储备和实践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完善职前职后培养一体化培育体系,从而打造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此外,注重青年教师的培养,通过开展岗前培训、实行“导师制”、设立“青年教师科研启动基金”等方式,为青年教师提供成长与发展的平台。
2.建设高水平科研团队,激发教师参与科研的热情。
职业院校组建跨学科、跨领域的高水平科研团队,加大资金投入,提供设备购置、试验费用,激发团队成员的创新活力。第一,职业院校优化科研资源配置,努力打造一支高水平的科技攻关创新团队,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职业院校通过建立产学研合作机制,加强与行业企业及科研机构的合作,联合开展技术攻关项目,引入企业的先进管理技术、经验以及优秀的人力资源推动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第二,构建以创新质量和实际贡献为导向的教育科研评价体系,激励团队成员的科研积极性,提升团队的整体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第三,鼓励科研成果转化,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职业院校科研处要加强科研过程管理,打造科学规范的项目、合同、经费管理体系,在鼓励教师实施成果转化的同时,完善成果转化机制,改革成果处置权、收益分配权和成果转化方式,并拓展成果转化渠道,加强与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沟通对接。
资讯来源:高职观观察,节选自《教育与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