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首页>咨询频道> 新闻聚焦 >人工智能如何改写职业教育的“游戏规则”

人工智能如何改写职业教育的“游戏规则”

  发布时间: 2024-05-27      浏览量:635

知己知彼

如何理解人工智能的能力边界

在谈及人工智能的能力范围时,可以将其概括为三种能力。一是语言能力。语言能力主要体现在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两个关键环节。先进的语言模型不仅能够准确捕捉语言的深层含义,还能生成流畅、个性化的语言表达,使人机对话愈发接近真人交互。
二是知识能力。知识能力表现为对信息知识的提炼整合与创新生成过程,实质上是对既有知识体系的压缩和再造。然而,在知识生成的过程中,逻辑自洽却并非基于客观现实的“幻觉”不定时出现,所以对教育教学等需要严格依据现实情况提供专业指导的场合来说,必须再三谨慎对待。
本轮人工智能浪潮的核心基础在于数据,其根本特征在于模型的构建。人工智能的建模可以理解为信息的压缩,而生成内容则是解压缩。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压缩与解压过程并非无损,信息在还原生成的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失真。一方面,这可以被理解为人工智能创新性的表现,但另一方面,用户很有可能接收到具有一定误导性的错误结论,导致“幻觉”的出现,这是智能生成技术必须面对的挑战。
三是推理能力。推理能力也可被视为是涌现能力,体现在上下文语义学习的过程中。例如在与ChatGPT进行交互的过程中,其可以参照给定的案例生成回答,构建起相应的思维链条,实现连贯且具有适应性的推理过程。


按需“解题”

如何理解人工智能时代的职业教育
清华大学钱颖一教授此前提出“人工智能将使中国教育优势荡然无存”的观点。我们应该认识到,相较于工业革命,此轮人工智能是一场全球无差别的挑战,世界各国几乎同时裹挟于这场科技革命浪潮之中,谁也不存在明显的时间优势。相较于基础教育,真正“严峻”的挑战也许集中在职业教育板块。基础教育作为公民教育的基本构成,具有强制性和普遍性;而职业教育与个人生涯规划相关,被赋予了更多自主选择的空间,其价值取向往往与社会经济效益和行业实际用途紧密联系。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应用对就业市场造成了颠覆性的影响,导致某些职业领域的经济效益伴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而逐步削减。由此看来,职业教育在部分领域的优势地位正面临削弱甚至消失的境地。
埃隆·马斯克曾预言,未来的人形机器人将替代70%的人类工作。潜在的人工智能危机警示我们不能再以简单的逻辑和线性的思维去理解职业教育。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演进,产业的人力需求规模可能大大缩减,从而产生劳动力供应过剩或供需结构失衡的现象。惯常而言,一旦国家出台产业支持政策,自然而然就能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从而创造出大量的就业岗位。但在未来,“掌握一种技能就能确保终身就业”的观念不再成立。虽然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显著改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效率,但其对市场需求和就业岗位的影响无法通过简单的增设课程或拓展专业来解决。教育行业需要更深层次地思考职业教育的底层逻辑,以适应人工智能时代下快速变化的市场形势。
人工智能促使职业教育的运作模式发生变化,让职业教育的关注焦点从技能本身转化到“人对人”的需求。如同人工智能数据、算法、算力三要素一样,过去传统的职业教育叙事逻辑可以用学业、专业、职业三大要素概括:学生首先经历普通教育,在分数的筛选下进入职业教育,习得自己可能并未深入了解的专业技能后,进入社会就业。而在人工智能时代,“事业”和“趣业”的概念将被引入。人工智能促使海量知识共享开放,帮助学生在更早的阶段初步建立事业认知,让基础学业和趣业共同影响事业模式。同时,专业知识逐步成为开放资源,专业与就业的联系逐渐脱钩,多项专业技能教育交叉并行或将成为主流趋势。


跳出职业岗位的边界来看,人工智能固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人类,但不可能替代所有人的能力,这些不可替代的部分即是“事业”。在这样的背景下,人工智能时代的职业教育将弱化专业技能,转向以就业为核心,培养学生理解并满足他人需求的能力——关注如何通过个体与社会的交互来实现自我价值,并持续经营自身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

亟待突破

人工智能工具如何赋能教与学
当下,如何更有效地运用人工智能提升工作效能成为各行各业关注的焦点。有一个事实不可忽略——面对人工智能工具时,使用者个人能力越强,尤其是对问题的洞察力越强,则工具能发挥出的效用就越显著。如何深入理解与洞察问题的本质?如何在与人工智能的交互中精准表达、有效沟通?如何对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进行严谨验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演进,人的能力也应该进一步“进化”,作用到职业教育当中亦是如此。
学生培养的理念亟待转变。教学关注重点应从追求技能的精熟度转向对能力培养和行业认知:着重培养学生自身的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辨别能力,鼓励学生对行业态势和业务流程形成透彻的认识。考虑到日新月异的技术迭代速度,在学校教育阶段,不宜过分执着于让学生掌握各类工具的具体操作和技术原理,而应更多地引导学生理解各类工具背后的功能特性、适用范围及应用场景。唯有如此,在学生离开学校步入工作岗位时,才能快速适应新技术的应用环境,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运用各种工具,发挥最大的个人价值。
教师担当的角色亟待升级。教师应当与时俱进,成为深谙本职又广泛涉猎的“全能型教育者”,成为善用人工智能工具、具备前沿理念的“新型教师”。精通任教的学科知识无疑是教师的基本职责,然而面临人工智能和教育的深度融合,教师的角色定位不应局限于单一学科,更应打破学科界限,借助人工智能工具获取对跨学科知识的理解,积累人工智能实践经验,逐步提升自身素养,从而全面洞悉校园教育生态乃至全社会的人才培养需求。
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无尽机遇与挑战,教育从业者不仅应正确理解和熟练掌握相关工具,不断追问和审视自身的定位与角色,更要以此为契机,利用先进技术和前沿理念创新教育手段,提升教学质量,致力于培养学生在人工智能时代所必备的素质与能力,为“人机协同”的美好未来注入鲜活的教育动能。


资讯来源:中关村互联网教育创新中心,素材:元宇宙前沿大讲堂第56期:人工智能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与实践

主讲人丨肖睿(北大青鸟研究院院长、课工厂创始人),李骏翼(元宇宙教育实验室专家委员、《超级AI与未来教育》作者),杨帆(元宇宙教育实验室执行秘书长)

上一篇:国家数据局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报告(2023年)》

下一篇:新质生产力崛起 创新人才何处寻——苏浙闽粤新质生产力人才需求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