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频道

首页>咨询频道> 新闻聚焦 >瞭望丨着力构建支撑强国建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瞭望丨着力构建支撑强国建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发布时间: 2024-11-11      浏览量:398

职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夯实了职业教育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和“教育类型”的战略定位,指明了“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方向,明确了“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目标任务,提出了“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实施路径,强调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营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环境”,指出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依靠力量和保障条件。近年来,国家层面修订完善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等四份重要文件,对持续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作出重大决策部署,提出了“一体两翼五重点”的总体思路,初步形成了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政策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对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面对新时代新征程新使命,迫切需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全国教育大会关于职业教育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推动构建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支撑教育强国建设。

 

深入推进“一体两翼”格局

“一体两翼”是党中央为现代职业教育擘画的新蓝图,是推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有力抓手。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体系改革,须深入推进、精准落实“一体两翼”格局,完善上下联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有效机制。深入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围绕国家对各地及各重大经济功能区的战略定位,在已有试点基础上,因地制宜,逐省协商,切实发挥好部、省两方面积极性,确定省域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改革重点任务,打造百花齐放、各具特色的区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点上突破带动面上高质量发展,探索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验、新范式,进而逐步上升为国家制度安排。打造一批高水平市域产教联合体。地级市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统筹职业教育改革方面比省级政府更有力,在配置职业教育资源方面比县级政府更有效。重点选择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有重大影响的地级市,或者在全球产业分工中具有重要份额的“散装县”,集中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推动职业教育重心下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联合体建设可以产业园区为基础,成立政府、企业、学校、科研机构等多方参与的理事会,实行实体化运作,解决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广度不够等问题。打造一批高效能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国家重大行业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重点企业、骨干企业、头部企业是国民经济的“压舱石”。聚焦制造业重点产业链以及农业、服务业重点领域,以行业、企业需求为牵引,建设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打破产教融合不深入的瓶颈问题。同时,有序开展有组织的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全面释放职业教育支撑功能。争取在国家重大行业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产业链上跨区域组建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同参与的共同体,汇聚产教资源,为行业发展提供稳定的人力、技术支撑。

 

持续提升关键办学能力

推动职业学校高质量发展、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迫切需要持续提升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实施职业学校达标工程。健全完善中、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和设施配备标准,加大经费投入,持续改善学校办学条件,让每一所职业学校都达标,让学校里的每个孩子都享受高质量的职业教育。打造一批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对接、交叉融合的优势专业。专业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基本单元。结合国家产业战略发展规划,根据区域产业布局分区域、分省制定专业设置与布局调整规划实施方案,重点建设先进制造业集群,及时增设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领域新专业,推动冶金、医药、建材、轻纺等传统专业改造。锻造一批具备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精品课程。课程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课程内容、知识结构应与行业标准、企业规范保持一致。紧密结合产业发展,以产定教、以产促教,创新企业与学校课程联动开发机制,聘请行业领军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技能大师参与课程开发。建立课程及时更新机制,加强与“专精特新”企业合作,充分吸收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进入课程。持续做好职业教育“101计划”,瞄准行业产业“四新”要求,让课程学习有新度、有难度,更有获得感、成就感。开发一批启智润心、产教融合的高质量教材。教材是课堂教学的基本载体。坚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编教材。鼓励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积极开发优质核心教材,形成教材与前沿技术的对接机制,鼓励各校将企业培训教材、操作手册等转化为专业课程教材和实训指导用书。探索教材呈现的新形式,创造更多数字化、模块化、可视化教材,满足个性化、情境化教学需要。打造一批管用有效的高水平实验实习实训基地。实验、实习、实训是职业教育最突出的特色,也是职业教育的最大短板。分类建设集实践教学、社会培训、真实生产和技术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型产教融合新平台,为学生实习、实训提供真场景,增长真本领。搞好校内基地,建好一批校外基地,同时开发虚拟仿真实训操作系统和模拟平台,构建实践教学与企业实际生产的同频共振机制。教师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应以教育家精神、工匠精神引领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学科能力、综合素养特别是实习实践能力培养,推行教师到企业岗位实践锻炼、校企人员结对等形式,培养具有“双师”素养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完善校企双向互聘机制,特别要主动引进大国工匠、劳动模范等高素质“工匠之师”从事职业教育工作。数字化是我国开辟教育发展新赛道和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的重要突破口。应以数智化赋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数字技术、人工智能,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育模式,全面赋能专业、课程、教学和评价。加快推进专业数字化改造,推动不同专业融合发展、交叉共生。将数字素养、人工智能纳入课程内容,全面迭代课程资源,赋能产业变革。

 

推动职普横向融通纵向贯通

职业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教育类型,不是一个具体的教育阶段。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必须优化和完善育人体系,推进不同层次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横向融通、纵向贯通,形成包容畅通的学生成长成才通道。实现横向融通。普通中小学也要进行职业理念、职业态度和一般性职业技能、劳动技能的培养,可以借助职业学校资源进行职业教育;普通高中学生可以分流到职业学校专门接受职业教育,或参加职教高考,引导应用技术大学和综合性大学适当增加招收职业学校毕业生比例。探索建立国家资历框架与能力证书制度,打通人才培养与个人终身学习通道。实现纵向贯通。坚持小而精办好中等职业教育,逐步强化高等职业学院主体地位,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推动构建中高本贯通的、一体化专业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完善学制衔接通道。健全职教高考制度,推进技术技能人才分类考试、分类选拔,逐步扩大职业学院和应用技术大学对中职学校招生,不断增加中职学生和专科生升学比例;支持优质中等职业学校与高等职业学院、应用型本科学校联合开展中高本贯通培养。实现协同发展。鼓励普通中小学与职业学校在人才培养等方面相互支持,支持应用型本科学校举办职业技术学院或开设职业技术专业,推动职教本科和应用型本科融合发展,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衔接贯通,尝试探索职业学校与普通高校学分互认制度。高水平综合型大学加强与职业院校的沟通交流与合作,形成互补、协作、共赢的有效机制。通过横向融通、纵向贯通的教育体系设计,努力打破职业教育内循环和毕业生身份固化,让早期分流的学生能够获得回流的可能,让不同禀赋的学生能够实现多次选择、多种选择,实现终身学习、个性化发展、多样化成才。职业教育面向人人,贯穿一生。应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强国建设的功能定位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大意义,加大重视支持力度,着力改善职业教育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拓宽学生发展空间。进一步完善职业学校相关就业政策,努力让职业院校学生在参加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聘以及各行业就业和相关工资待遇、晋级晋职中与普通学校毕业生“平起平坐”,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加强宣传引导,引导学生和家长树立科学的职业教育观、政绩观以及人的发展观、就业观、成才观,提升对职业教育意义价值的认识,增强对职业教育的接受度、认可度。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树立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理念,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作者单位:于发友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

 

资讯来源:中国职业教育,转载自《瞭望》

上一篇:以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新质生产力形成

下一篇:发展软件业要有盘根究底的劲头